【精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篇

文学论 人气:3.6K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按照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活动,巩固对形状的认识。

2、能说出自己的分类理由。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图形。

物质准备:每人一个分类盒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按图形的特征分类》《科学·图形组合》。

活动过程:

1、出示"奇妙的口袋、复习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师:这是一个漆面的口袋、里面藏着许多东西,请大家猜猜藏的`是什么。教师一遍念"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边请个别幼儿分别摸出正方形、角形、圆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图形让大家辨认并说出名称。

2、引导幼儿操作,学习给图形分类。

师:请小朋友拿出分类盒,把一样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操作完毕后,请幼儿将所以图形按形状分别放在相应的篮子里,并互相检查分类是否错误。

3、完成操作材料

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图形组合》,看看上面的图案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数一数每种图形的数量有几,并分类作记录。

活动反思:

《按图形的特征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对所抓的物体进行分类和记录。

2、愿意倾听并尝试用别人的方法,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红枣、芸豆、花生;记录单、笔、黑板。

学具:小碗(内装红枣、花生、芸豆若干)、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今天,有三个好朋友要和我们玩游戏了。都有谁呢?(依次出示花生、芸豆、红枣实物)它是谁啊?出示记录纸,花生宝宝藏在哪?(在记录纸上找出花生、芸豆、红枣图片)

2、介绍游戏玩法

师: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名字叫“抓抓乐”。怎么玩呢?抓一把,数一数,记一记,记在哪呢?(记在对应的格子里)怎么记呢?用什么符号记呢?(用小圆圈记)想不想玩呢?

3、幼儿自主游戏

师:每人试着抓一把,数一数,记一记。

幼儿进行抓抓乐,数清楚并记录。

4、交流操作方法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玩这个游戏的.,谁愿意把你的好方法介绍?

师:有的小朋友先分类,把花生放在一起,芸豆放在一起,红枣放在一起。再数花生有几粒,芸豆有几粒,红枣有几粒。有的小朋友抓一把后先把花生都找出来数一数有几粒,接着把芸豆找出来数数有几粒,最后数剩下的红枣有几粒。

5、幼儿再次游戏

(1)师:请小朋友再玩一次,试着用别人的方法去数清楚,抓出的每种东西各有多少?

幼儿再次游戏,鼓励幼儿乐意尝试用别人的方法来数。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一、名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10以内单双数》

二、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习10以内单双数

2、能基本掌握单双数分辨方法

操作目标:

1、能在观察中主动动手画一画,主动尝试。

2、能利用操作板拼摆出单双数,并做记录。

能力目标:

1、学会分辨单双数的简单方法。

2、培养幼儿创造力。

3、学会观察并能自我检查,能够大胆讲述。

三、活动准备:

1、室内环境,相应图片。

2、操作学具,作业单,数字卡,铅笔,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出示数字卡,交待活动内容,幼儿自选数字卡戴在胸前,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数字卡是几。

2、出示黑板及带有数量的数字卡片。幼儿与教师一起尝试分辨单双数的`基本方法。

(二)观察尝试阶段、

1、幼儿在室内观察不同的图片,并用笔亲自画一画,尝试分辨的简单方法。幼儿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2、集体,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图片看到了什么。他有几个,他是单数还是双数。你是用什么方法分辨出来的。

(三)进一步动手尝试阶段、

1、幼儿利用操作板及小蘑菇,小熊玩具进行拼摆尝试,巩固练习单双数的认识,并能做好记录。(教师要注意发现有创新意识的作品,予以表扬鼓励。并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掌握简单的操作尝试与记录。)

2、请幼儿拼好后,将作品及作业单一起摆放在玩具柜上,以便幼儿之间观察学习,互相交流。

(四)活动延伸

幼儿在生活中找一找单双数的物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3、积极参与排序活动,体验排序中的乐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

能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动物图片4套,字卡:重→轻、高→矮、大→小,

3、数字1-10的贴纸4套、记录卡4张。

4、幼儿经验准备:认识跷跷板,知道跷得高表示轻;跷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图片,认识动物。

2、引导幼儿说出动物各自的特征。

3、出示桃子

师:咦,这是什么?这个桃子看上去怎么样?闻上去又会是什么味道?

师:你们想吃吗?动物们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大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可是,该让谁先吃呢?

二、按动物的特征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师:长颈鹿说:“我们按个子的高矮来排列,谁最高谁先吃。”

师:小朋友,你知道应该怎样比高矮吗?我们来看看动物们是怎样比的。你觉得他们的方法对吗?

(观察图片、通过比较,引导幼儿说出量高矮的方法,“要站在一样高的地方,量的时候要站直了,不能把尾巴算上,踮起脚来量也不行”等。)

师:动物们整整齐齐地站好了,小朋友,你们看出来了吗?让我们从高到矮排序,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师:原来,比高矮是长颈鹿的个子最高。

2、按嘴巴大小排序。

师:长颈鹿正想吃桃子时,鳄鱼长大嘴巴喊不行。他会提出比什么?

师:嘴巴的大小怎么比?看看动物们用了什么好办法。

课件演示动物比嘴巴的大小。

请幼儿看图根据动物嘴巴的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动物排队。

3、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师:鳄鱼正想吃桃子时,犀牛不服气了,犀牛要求比什么?

师:那体重怎么称啊?有什么好办法呢?

师:我们来看看动物们是怎样称体重的。

引导幼儿理解跷跷板的原理。

师:于是,犀牛搬来许多石头,有几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集体点数10)

师:看,其他动物也在用翘翘板称体重呢,它们又有多重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记录表,请四个小朋友一组,一起数一数、记一记,最后根据石头的数量,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给这些动物朋友排序。

(2)幼儿数石头记录,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序,教师观察指导。

(3)交流数石头、排序的结果

(4)师:现在我们一比就知道谁最重了?(出示轻重排序图)

集体看排序图讲述。

三、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播放毛毛虫的话。

师(出示排序图):你们觉得毛毛虫说得有道理吗?

2、师: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

四、品尝桃子

师:看来,毛毛虫说得很有道理。听了毛毛虫的话,小动物们决定大家一起分享这个美味的桃子。“啊呜,啊呜,

桃子真好吃呀!”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

教学反思:

在“数学绘本”教学中,教师扮演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旨在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热情。除了“数学绘本”本身的趣味性让幼儿身临其境外,教师的语言、教态也应和“数学绘本”的故事情节相匹配。在此,有一个小技巧,即在故事情节的关键处将问题抛给幼儿,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成就感。例如在《让谁先吃好呢》这一“数学绘本”的教学中,当长颈鹿说比身高时,我就抛出问题:怎样才能量出身高呢?藉此,让学生想出各种测量身高的方法。当猴子不同意比嘴巴大小时,教师抛出问题:你们猜,猴子会要求比什么?这个问题既让学生思考猴子有哪些特征,又让幼儿感受猴子的心理。

数学绘本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不仅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绘本的魅力,而且还为教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更为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学习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数学活动因绘本更精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一次区角活动时***小朋友突然问我:“石老师我们班的皮球呢?”这时另一个小朋友马上说:“在柜子里,不对不对,是在柜子上面。小朋友们都互相争论起来”。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上下的辨识》这节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2、能够说出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

【活动准备】

1、 球、苹果、玩具狗、各一个。

2、 各种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导入引导幼儿观察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带来了几位好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你们看这是谁啊?(教师出示篮球一个)。还有一位好朋友它在和小朋友们捉迷藏呢!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它在哪啊?到底是谁?咦!找到了,原来它藏在书下面啊!快出来跟我们小朋友打个招呼吧”!“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最喜欢吃的苹果,很高兴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二、互动游戏,初步引导幼儿辨别上下

1、教师:哎哟!是谁在咬我呀?—“原来是小狗啊!你也想跟我们小朋友玩游戏么?”

出示玩具狗,以小狗的口吻说“小朋友们好,我的名字叫汪汪,想跟你们玩一个游戏。”教师说:“汪汪狗你想跟我们小朋友玩什么游戏啊?(和汪汪狗说悄悄话)我知道了,好的。”

2、汪汪狗想请小朋友们闭上你们的小眼睛,然后汪汪狗会躲起来,当你们听到:汪汪汪的时候就可以睁开眼睛把汪汪狗找出来,并说出你是在哪找到的。

3、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孩子说出“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

4、游戏结束后及时对幼儿进行表扬。

三、利用游戏巩固上下的空间位置关系

1、小朋友们玩得开心么?球宝宝、小苹果、汪汪狗。还给你们带来了小礼物有小汽车、花篮、洋娃娃、铅笔、灯笼好多好多的玩具要送给小朋友们,它们也在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把他们找出来吧!

2、欢快的背景音乐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3、教师适当引导幼儿:我们可以在桌子上找找到椅子下面看看……找到后请幼儿说说自己是在那里找到的`。分别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能够说出:小汽车在桌子的下面、铅笔在书的上面……

“小朋友们,你们真棒!将所有的礼物都找到了,而且还能说出他们藏在什么地方,我们为自己鼓鼓掌吧!”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掌握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能说出“什么在什么的上面或下面”,初步理解物体间的空间方位。但是有一小部分幼儿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说出“什么在什么的上面或下面”。需要课后加以辅助练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名称:

数学——感知8、9的数量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8、9的数量。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老师的要求,并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大范例图——数量为5——9的数群卡学具:雪花片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1、复习感知7以内的数1)看数字做相应数量的动作。

2)说数字举相应数量的数群卡。

2、目测数群(出示数群卡)今天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来了多少?你是怎么看,怎么数的?(启发幼儿先看大数再接着数小数)3、给数群卡排队现在请小朋友来给小动物排排队。幼儿讲述,教师操作。“应该把谁排在最前面,为什么?现在谁的.数量最多?

4、引导幼儿感知8、9的数量1)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来给这些小动物,送圆点朋友。(请个别幼儿操作,根据数群卡数量,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要求其他幼儿在别人操作时,能够安静、认真的看。集体检查他的操作结果)2)做动作,进一步感知8、9的数量教师说数字8或9,幼儿根据要求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要求幼儿能够安静倾听,并按要求做动作)二、幼儿操作1、听数字,取雪花片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取几个雪花片。看谁拿的准确。

三、结束部分

1、表扬能够认真倾听老师讲,并能够安静操作的幼儿。

2、组织幼儿收拾用具,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的物体,说出总数。

2.理解数量与数字、数量与标识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花猫头饰1只、小铃1只,教师用1-6点子卡片1套,每张幼儿座位上放置幼儿用1-6数字卡片1张。

2.幼儿每人1张点子卡片、幼儿用书第35页相应的数字贴纸,笔1支。

3.幼儿用书1页。

4.欢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按数找位置。

1.教师:今天,我们要做火车去森林公园玩,请你拿好自己的车票(分发点子卡片),看看自己的车票上有几个点点,就找到数字几的座位。

2.拿到卡片的幼儿按点子数量找到有数字卡片的位置。

----教师:你的车票上有几个点点?找到的'是数字几的位置?(引导幼儿互相检查。)

3.教师:我们都找到了位置,火车要开了。(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模仿火车开动的动作。)

4.教师:森林公园到了,请检票员检票。(每组两名幼儿分别把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收起来。)----教师:你收到了多少火车票?(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

二、按数量画圆点。

1.教师:森林公园到了,我们来看按森林里有些什么,有多少?(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1页,点数图上各种东西的数量。)

2.教师:下面的格子表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图形标记的意义。)

3.教师:请你在这些标记的后面画上圆点,有几棵树就画几个圆点。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验证:如:3课松树,3个圆点。4棵苹果树,4个圆点等等。

三、做游戏"小猫喵喵叫"。

1.教师:公园里风景真美,小花猫也出来了,跟着猫妈妈来喵喵叫吧。(播放音乐)----幼儿跟着教师模仿小猫动作,同时跟教师学猫叫,教师叫几声。(以5-6声为主)

2.教师的叫声换成小铃声,幼儿用叫声或动作回应,方法同上。

四、按数字找位置。

1.教师:我们要坐车回家了,请你拿好自己的车票。看看是数字儿。(引导幼儿拿数字卡片,并互相说说自己卡片的数字。)

2.教师:提示牌开始翻动,看看卡片上有几个点点。(引导幼儿说出每张卡片上点子的数量。)----教师:提示牌停在了1上,1号车票的上车。(引导拿数字1卡片的幼儿排成一排。)

3.继续翻动点子卡片,幼儿说点子数量,卡片停在某一数量时,持该数字卡片的幼儿排成一排。

4.教师:所有的小猫都上车了,我们的火车开啦。

----在音乐中,幼儿模仿开火车出教室。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

2、用情景的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操作材料(一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

2、幼儿每人一个图形宝宝(三角形或正方形)。

3、教师一套操作材料(二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红、黄、蓝色图卡,三角形、正方形各一个。

4、大分类图一张,√两个,小分类图六张。

活动过程:

一、以导游的身份带幼儿去数学王国——图形宝宝家。

1、找图形宝宝。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形状和颜色。

2、送图形宝宝回家。重点学会看分类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形分类。

二、到数学王国——服装店。

1、引导幼儿观察衣服和裤子的颜色。

2、请一位幼儿整理服装(其中一件),要做到行色对应。

3、再次学习看分类图,巩固对分类图的认识。

三、给小绿人穿衣。

出示小绿人,老师在分类图操作√让幼儿帮忙给小绿人穿衣。

四、幼儿分组进行给小绿人穿衣,每组一张小分类图。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一、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设计了《小瓢虫》这一带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小昆虫—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数的量不等、颜色不同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8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的学习。

二、活动目标:

1.尝试按数量、颜色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巩固对8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画有5、6、7、8点数的各种颜色的瓢虫和树叶。

2.写有数字5、6、7、8的三栋各种颜色窗户的房子。

3.瓢虫妈妈一只。(老师扮演)

四、活动过程:

(一)音乐引入

1.今天叶老师邀请了一群你们的老朋友来我们班里,我们来听听它们是谁?

2.哇,树上有好多小瓢虫呀。它们都长得一样吗?

小结:小瓢虫身上的颜色和点数都不同。

3.那你们知道身上有4个点的瓢虫叫什么吗?(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二)领养小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它们都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来找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只小瓢虫)。

2.和同伴或客人老师交流一下你领养了一只怎样的小瓢虫。

3.请个别幼儿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瓢虫。

(三)挑树叶

1.哇,你们看这里有什么?(树叶)

2.是怎样的树叶呢?(颜色不同、数量不同)

3.告诉你们噢,小瓢虫最喜欢在小树叶上玩啦!

4.我们也给自己的小瓢虫挑选一片小树叶!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会喜欢哪一片小树叶呢?

5.你给小瓢虫选了一片什么样的树叶?为什么?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们真棒!都为自己的瓢虫朋友挑选了一片它最喜欢的树叶。

(四)找家

1.(瓢虫妈妈出场叫唤小瓢虫们)天黑了,瓢虫妈妈叫孩子们快回家啦!我们把小瓢虫们送回家好不好?

2.这是小瓢虫的家,看看是什么样的?

3.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是住在哪幢房子的哪里?为什么?

4.现在请你们把小瓢虫送回家吧!

5.瓢虫妈妈开心极了,谢谢大家帮忙把它的孩子们送到了各自的家中。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名称:认识椭圆形

活动目标: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认识椭圆形。

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二、小组活动

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

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三、活动评价

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