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幼儿园优秀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文学论 人气:2.6W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优秀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幼儿园优秀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大约在3岁左右,幼儿进入象征期,开始产生表现的意图,他们能够利用涂鸦期所掌握的图形表现经验将事物的特征表现出来。而画简单的直线、曲线、圆等图形也是对刚刚进入象征期幼儿提出的绘画初步要求。

本班幼儿在以前的活动中学习了画单一的圆,但我发现他们平时画圆比较随意,圆的大小及位置关系对于他们小手的控制能力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帮助幼儿进行能力提升,解决绘画中出现的问题。活动的设计有一定的针对性,我以培养幼儿绘画能力为主,还涉及到了语言等方面的培养。

本次活动前刚好下了大雪,教师则抓住这个机会以幼儿喜欢的情境“玩雪”为活动背景,通过这些孩子感兴趣的“堆雪人”作为载体,更能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

教学目标:

知识:引导幼儿理解雪人头与身体大小、位置关系。技能:引导幼儿画两个连接的圆组成雪人。情感: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画两个连接的圆

活动难点:画两个有大小、上下位置关系的圆活动过程:

活动反思:

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设计了一个“画雪人”的情景来引出画圆,通过帮小牛的雪人找问题;帮维尼、小乌龟堆(画)雪人等一系列幼儿的互动操作来解决活动的重点。教学难点是画两个有大小、上下位置关系的圆。我设计了帮小兔解决哪个做头、哪个做身体的环节来解决这个难点,并在活动中反复强调。

应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幼儿教育活动,应用背景图片、卡通形象更好的进行了故事情境的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进一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种情景的创设比以往教学中单纯依靠教师讲故事来进行情景创设更生动、更有效的吸引了幼儿注意力。通过交互功能,让活动更有游戏性,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更高兴、更快乐、也更乐于参与了。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月饼制作的过程,发展团、压、切等技能。

2.学会利用工具创造性地装饰月饼。

3.体验中秋节做月饼的快乐情感。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团面、一些月饼馅、制作月饼的工具、蛋糕盘。

2.课件。

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又圆又方,又甜又香,平时少见,中秋用上。

在中秋的时候吃月饼是咱们的习俗,但是在平时的时候都很少吃。

2.为幼儿播放月饼的图片,让幼儿看一看月饼都有什么样的花纹?然后总结在黑板上面,让幼儿再想一想月饼还有什么样的花纹?

教师小结:月饼的花纹有很多很多,有直线的、斜线的、波浪线的等。

3.今天咱们一起来制作一个圆形的月饼,怎么来做呢?之后教师演示:先将面搓圆再压扁,包上馅然后放进模具,等成形后拿出,添上自己喜欢的花纹。

4.幼儿利用各种道具创造性地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对于做的好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表扬,并随时给其余幼儿展示,让其余幼儿学习。

5.将幼儿做好的月饼放到盘子上,放到烤箱烘烤。

6.品尝自己制作的月饼。

教师小结:

月饼的形状还有很多,回家的时候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还可以做出什么不一样的月饼?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区分左手和右手,体验数学游戏带来的快乐。

2、以区分左右手为载体,提高细致观察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学ppt。

2、手环,遮挡板若干块。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说相反"。

多-少,大-小,上-下,前-后,里-外、左-右。

二、初步感知左和右

过渡语:在游戏中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举手。

1、区分左手和右手

提问:你举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分清左右手的?

2、说说左和右。

提问:你们身上还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和右的?

3、游戏:我说你做。

三、看图示猜左右手,进一步感知左和右

1、出示图片1,交代游戏规则。

(1)出示图片,幼儿游戏。

(2)交流。

提问:你觉得这是哪只手做的手势?从哪里看出来的?

(3):区分左手和右手,除了看大拇指的方向,还要看清楚手心和手背噢!

2、逐一出示图片2-4再次游戏。

(1)出示图片,幼儿游戏。

(2)交流。

提问:你觉得这是哪只手做的手势?你来做看看。

(3):仔细观察很重要,手势不仅要做对,还要仔细辨别左右手。

四、两两结伴游戏,结束活动。

交代游戏规则:

1、两人一组。

2、每人一只手穿过遮挡板做三个手势,然后互换。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4

目标:

1、让幼儿练习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行。

2、能动作熟练的钻过山洞,跳起摘桃,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弹跳力。

3、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规则仪式。

4、发展身体协调性。

5、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游戏玩法:

幼儿扮小猴,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分别站在起跑线后。

游戏开始,教师发出信号,各队第一个幼儿向前跑去,两手两膝着地爬过"山洞"(垫子),跑到横杆下,双脚向上跳起摘一个桃子,转身直接跑回,将桃子放进小篮拍第二个幼儿的手,站到队尾。依次进行,最后以先摘完桃子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

1、必须用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

2、每个幼儿每次只能摘一个桃子。

3、接力的幼儿被拍到手后才能跑。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目标是初步学习双脚并拢、自然向上纵跳触物的动作,通过动作练习达到锻炼下肢的目的;遵守游戏规则,激发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由于场地的限制,就找了两根固定棍子来固定绳子。游戏开始时,设计了全班幼儿都能够触碰到的高度,目的是先给予孩子自信心,也为后面的跳跃触物打好基础。随后逐渐增加高度,在第三次增加高度时,就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水平,有的孩子由于身高限制,导致在跳跃触物的过程中没有能触碰到绳子,而身高较有优势的孩子能达到目标。这也给很多没能触碰到物品的孩子打击了自信心,在后面环节失去了信心和兴趣,都处于发呆观看现状,于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及时的更改了教学环节,将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将孩子分成了2组进行练习,这样大大提高了刚刚没能碰到物品的幼儿的自信心。

从这活动总结到,教师不能总是死板的根据教案环节一步一步进行活动教学,要根据活动过程中孩子的表现适时的调整活动方案,以便更好地能帮助孩子达到活动目标。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物品,学会区分物体的大中小。

2、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PPT、人手一套大、中、小熊操作板,大、中、小礼物的操作材料一套,三只熊。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三只熊

1、 今天有动物朋友来到我们小六班做客,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动物朋友,动物朋友快出来。

2、 看看是什么动物朋友来做客,数一数一共来了几只熊,看看这三熊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一样大吗?请你把最大的找出来,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大熊,把最小的找出来,给它取名叫小熊。中间的熊有点大又有点小的叫中熊。

小结:原来三只熊的大小不一样,这只最大熊叫大熊,这只最小的叫小熊,中间这只比大的小一点比小的大一点的熊叫中熊。

二、播放PPT

1、 小熊们想请我们去做客,看看小熊的家在哪里?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小熊的家?

2、 我们一起走进去看一看吧。

你们看到桌子上有什么?这三只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这三张床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活动反思:

《三只熊》是小班下学期《熊的故事》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教学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孩子们通过故事得到大、中、小配对的概念,同时也感受大小不同的三只熊的不同的形象。按照我的预想,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时间短,只有那些生动、有趣的、形象的`材料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在开展数活动时,我尽量以故事为载体,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快乐的学、快乐的玩。而熊是幼儿所熟悉、喜欢的动物,所以在此次活动中,我以熊为主角,并对三只熊的故事进行改编,通过生动的环节衔接,让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更好的引发小班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但是在活动中却并非如此。在活动的导入部分,我出示了三只玩具熊,让孩子们观察一下三只熊的大小,然后引入故事,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课件吸引了,当故事讲完以后,孩子们一下子松懈下来,当我提问时,只有少数孩子的注意力是集中的,而其它孩子的注意力是分散的,预期的效果并不完美。

在小班阶段,影响孩子思维的因素实在太多了。作为老师应该认真分析教案,特别对设计的提问要仔细琢磨,尽量增加其有效性,活动的形式也应该多变一点,孩子的思维往往容易被色彩鲜艳的动画所吸引,而他们在观看时,其实并没有带着一种目的,所以当需要回答问题时,能力差的孩子就不知道回答什么了,他们没有处在思维的积极状态。可能由于是随堂课,所以自己只做了一下大致的准备,对其中的有些细节并没有认真的琢磨,对自己的提问设计也没有想得太多。如果在欣赏故事之前,我有意识地设计一个问题,如“小姑娘迷路了,她会到哪里去呢?会碰到什么事呢?”让孩子们带着任务去欣赏故事,可能孩子的有意性就强一点,另外在观看课件时,我应该分段让孩子们欣赏,从开始到“小姑娘在小熊的床上睡着了…….”然后让孩子们讨论一下“三只熊回来会怎么样呢?”,接着在继续欣赏下去,可能比较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可能比较喜欢在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理解故事内容。另外我还应该在区域活动中创设“熊的家”的环境,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大碗、中碗、小碗,大椅子、中椅子、小椅子的配对,我想这作为区域活动的延伸,肯定是孩子比较乐意接受的。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探索并感知球的基本特征。

2、了解球的种类,体验玩球的乐趣。

3、通过动手制作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球:如:篮球、足球、;乒乓球、铁球、气球、网球、垒球等。

2、装有水和吹起来的气球若干。

3、制作球可选择的材料:报纸、海绵、棉花、泥土、沙土、布、橡皮泥、胶带、塑料袋、水、药丸壳等。

4、木板做成的斜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球,探索球的特性。

1、提供各种球,请幼儿自由玩球。

2、提问:球是什么样的?(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3、教师在幼儿探索的基础上小结:球大多数是圆的,能滚动,能跳起来,有的轻有的重,有的大有的小。

二、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空心和实心球的不同。

1、提供装有水和吹起来的气球若干个,请幼儿试着玩一玩。

2、提问:这些气球有什么不同?

3、幼儿讨论回答:一个装了水,一个没装水;装水的沉,没装水的轻;一个软一个硬;装水的弹不起来,没装水的能弹起来。

4、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小结:装有水的气球是实心的,没装水的气球是空心的。

5、请幼儿尝试将教师提供的各种球按空心和实心分开。

三、提供多种材料,请幼儿动手做一个球。

1、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请幼儿寻找自己认为最适合做球的材料,动手做一个球。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使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做的。

四、游戏:看谁的球滚得远

教师提供斜面若干,请幼儿尝试滚动自己的球,比一比谁做的球滚得远。

五、讨论: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球?它们都是圆形的吗?

六、延伸活动:

请幼儿找一种材料,做一个跳得最高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