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大纲

文学论 人气:1.96W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1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我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说得失八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在前面“图形与几何”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在编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巩固应用周长的含义,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尝试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同学间协作互助的意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生活中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是:

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二、说学情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的教材。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前一课经历了许多测量实践活动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了解了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求法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以前的知识铺垫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因此对周长的理解要通过熟悉的生活情景来引导,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面向全体,尊重学生,注重发展”。让学生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参与探索周长计算的过程。

三、说模式

“3161和谐课堂教学模式”,即“三标准一主线六原则一跟踪”。

“三标准”是指师生和谐、教学和谐、优差和谐,这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核心。

“一主线”是指教师应整体把握教材,应围绕一条核心、主线设计课堂教学,即“举三归一、以一反三”。

“六原则”是指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六个习惯为课堂呈现方式和操作原则,即:积极主动、以终为始、知己知彼、集思广益、要事第一、不断更新。

“一跟踪”是指对学生知识、方法、能力的课后跟踪。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第67—69页。

2、说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测量和计算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乐于思考的数学素养。

3、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过程,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交流、善于合作和主动探究的数学素养。

4、说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在对于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

1、说导入方法:

本节课的导入采取了回顾旧知,为新知识作铺垫的方法进行,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了秋天到了,草地进入养护期,花匠老爷爷给花坛围上护栏这个情境,目的在于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关于周长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做好铺垫,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也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2、说新授教学采用的方法:

①情境串教学法。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通过创设给花坛围护栏、算游泳池周长、篮球场的周长、给手帕加花边等一系列生活化的情境串,引出学生对数学问题周长的探索和研究,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也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②猜想验证法。在教学长方形周长这一知识点时,先让学生猜想一下,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系?教学中,通过猜想,让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通过自己验证等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理地提出数学猜想、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素养。

③讲解法。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归纳总结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讲解,将知识点进一步巩固、深化。

④迁移法。在学习了长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法进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学习,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说巩固新知的方法

①分层练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设置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发展练习三种不同层次的练习,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让学生多种方式、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素养。

②操作法。在练习中加入了先量一量,再计算图形的周长的题目,目的在于通过测量图形的每条边的长度进一步巩固周长的意义和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两张长4cm,宽2cm的长方形纸片的拼图游戏,进一步练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初步探究长方形的周长是与其的长、宽之间的关系。

③归纳整理法。在练习中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知识链。

三、说学法

1、说学生的认知基础

学生们前面已经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及其特点,结合具体情境能理解周长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及算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之一,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动手操作和分析综合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这节课让学生参与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模式:动手操作,创设情境——操作体验,初步感知——探索知识由来,抽象概括新知——实践操作,运用延伸。

2、说学法

①小组合作学习。在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整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②让学生多种方式、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量一量、拼一拼、算一算等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多种方式、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素养。

四、说教学程序

(包括情境创设、各环节及设计意图、课件的应用说明、板书设计)

第一环节: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秋天到了,草地进入养护期,花匠老爷爷给花坛围上护栏,每块花坛需要多少米护栏?(出示课件:目的在于回顾图形周长的意义。)

同学们,我们来帮花匠老爷爷算一算每块草地都需要多少护栏。

提问:三角形的周长怎样求?

四边形的周长怎样求?

【设计意图】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通过给花匠老爷爷给花坛围上护栏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引出学生对数学问题周长的探索和研究,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也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我们三年级一班也接受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将负责管理学校门口一个长8米,宽4米的花坛。(课件出示情景图)

2、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给长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师板书)

师:要求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算出什么?

生: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设计意图】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通过给花坛围护栏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引出学生对数学问题周长的探索和研究,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也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第三环节:积极思考,引导猜想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师:根据花坛的长和宽,你能求出花坛的周长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设计意图】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教师通过猜想验证等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理地提出数学猜想、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素养。

第四环节:操作验证,总结方法

(一)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花坛的周长。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出现:

(1)8+4+8+4=24(米)

板书:长+宽+长+宽=周长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8×2=16(米)

4×2=8(米)

16+8=24(米)

板书长2+宽2=周长

(3)(4+8)×2=24(米)

板书:(长+宽)x2=周长

小结:先算一条宽和一条长的长度,乘以2表示有这样的两份。

分别让每一种做法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出示不同算法的课件,将学生的算理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

师:这里的每一种方法都很棒,你喜欢用那种方法?为什么?

4、怎样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8米表示长方形的什么,4米呢?

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在他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教学中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尊重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和熟练运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数学思想的素养;对学生各种不同的算法,只让他们说清算理即可。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在多次的计算过程中,会逐步实现多种算法的自我优化。算法多样化并不要求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算法多样化的核心是每一个学生个性的思考。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帮助学生选择最简单、最方便的计算方法。

5、求护栏的钱数

(1)师:求出长方形花坛的周长也就算出护栏的长度,需要多少钱?我们还需要什么条件?

(2)老师这里有两种护栏的价格,甲种护栏8元/米,乙种护栏9元/米,选择你喜欢的护栏,列式算出需要多少钱。

6、跟进练习:(课件出示题目)

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25米,宽1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师:你能用刚刚学过的知识求出游泳池的周长吗?

7、思考:假如我们要求教室地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呢?

(二)正方形的周长

1、师:学校又新建了一个花坛,也要围上护栏,你们看这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课件出示情景图)

2、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正方形的特点是什么?

3、那你们能求出这个花坛的周长吗?

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

生1:(7+7)×2=28(米)28×8=224(元)

生2:4×7=28(米)28×9=252(元)

4、全班交流。

(1)让不同做法的学生谈想法。

(2)你喜欢哪种方法?能具体说一下吗?

5、引导学生说出: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直接用边长乘4就可以求出正方形的周长。

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6、跟进练习:(课件出示题目)

12厘米

8米

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很容易得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因此这个环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护栏计算钱数,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出正方形花坛的周长后,教师稍作引导,学生便可以在自我思维碰撞中实现算法的自我优化,培养了学生善于运用知识、方法的迁移解决新问题的素养。

第五环节: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师:今天大家真不简单,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大的本领,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大家。现在我们也来证明一下自己的本领吧!

1、小小测量师

有四个图形分别测出周长,想:算周长之前应该干什么?

2、篮球场的周长

你们知道篮球场是什么形状的吗?(长方形)老师还知道它的长是28米,宽15米,你们能求出篮球场的周长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全班汇报。

3、为了把这张画装饰得更漂亮,要给它的一周围上边框。要做多长的边框?你看小明做得对吗?(课件出示题目,根据学生作出的判断显示“笑脸”或“哭脸”)

4、老师有一块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的长方形手帕,想镶上一圈花边,需要多少厘米呢?(课件出示题目。)

师:你想怎样计算?为什么?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

5、如果用刚才的那条花边装饰这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手帕,够用吗?、拼一拼,算一算。

引导学生说明原因。

6、每组有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片。请你们小组合作分别量出纸片的长和宽,再动手拼一拼,看一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并算一算拼成图形的周长,最后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拼一拼,算一算,组内交流。

7、拓展题(课件出示题目,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题意)

利用围墙的一边,用铁栏杆围出一个长方形花圃,长25米,宽10米,要用()米长的铁栏杆。

学生组内交流,独立计算。

师:为什么只算3条边?

一面广告墙要装上霓虹灯,你能帮设计师算出所需霓虹灯的米数吗?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的应该是生活中的知识,因此练习的设计注重从现实生活入手,体现层次性、灵活性、有效性,通过量一量、拼一拼、算一算等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多种方式、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素养。

第六环节:回顾小结,梳理知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能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帮助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谈收获,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和再现;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周长的问题,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素养。

板书: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宽+长+宽+长8+4+8+4

宽×2+长×28×2+4×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4+8)×2

7+7+7+7=28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7×4=28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3

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内容是在前几册直观认识角、线段以及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老师和学生一起认识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理解掌握周长的计算。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小组一起讨论学习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兴趣和合作学习能力,为后面学习周长公式的变式运用及拓展和四五年级的长、正方形的面积等的学习作铺垫,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内容。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从心理特征和族状况来说,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未来世界充满着更多的猜想和探索欲望。他们的年龄特点主要还是以直观教学为主,通过动手实践测量,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丰富学生的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课的设计就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为主线,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手段,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在学习交流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测量、讨论的活动,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根据这一理念,本课教学力求放手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运用故事情境教学法、引探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教学法等方法为学生找寻良好的教学平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测量、交流、总结等教学活动,并以小组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由探索、发散思维,从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本节课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更侧重于过程性电影票的落实。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下面我将从四个大的板块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四边形,研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了解了周长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一内容将为今后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其它图形的周长以及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拟定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巩固应用周长的含义,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生活的数感。

4、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尝试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同学间协作互助的精神。

二、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会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能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说教法。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根据读讲精练教学法的理念运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

3、充分运用课件、学具的辅助作用,巩固知识。

4、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和个性的张扬。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五个环节:设疑激趣,引入新课;自读引导,探究新知;系统整理,明确算法;分层精练,巩固达标;抒发感受,心灵对话。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首先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召唤下,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新知的动机,我创设了同学们都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情景,小兔子和小乌龟因为路线不同发生争执,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了小兔子的路线是长方形的,乌龟的路线是正方形的,那么他们的路线长短到底相不相同呢,引导学生说出:“要想知道它们的路程长短实际上就是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直接引出课题。

(二)自读引导,探究新知

1、为了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我设计了自主学习、独立尝试、小组交流、总结归纳、巩固练习五个环节。

2、利用周长的定义,让学生独立算出小兔子所走的路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自主探索后,充分发挥小组学习优势,学生会得出3种算法:

①6+4+6+4=20(米)

②2x6+2x4=20(米)

③(6+4)x2=20(米)

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说出这三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好,从而概括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长+宽)×2=长方形周长,在此基础上,反问: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4、接下来是探索正方形周长公式,有了前面探索长方形周长的铺垫,本环节我完全放手给学生,所以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尝试计算。

二、交流汇报。

三、总结归纳。

四、巩固练习。

由于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所以在试算中学生很容易得出:5+5+5+5=20(米)。5x4=20(米)。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看出哪种算法简便,重点让学生说出5和4分别代表什么,从而得出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三)分层精练,巩固达标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学有用的数学。在本节课中的练习安排我注重层次性,渗透多样性。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通过出示兔子日记,设计了“闯关”游戏,激发了学生运用知识的激情。

第一关是让学生计算已知长和宽的长方形的周长,使学生明确计算周长的必要条件,既培养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二关是已知边长求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练习;

第三关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的是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变式练习,注重考察学生对周长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设计的三个问题,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孩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抒发感受,心灵对话

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交流本节课的收获,给学生提供自我感悟,自我评价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5

一、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系统性、笼统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针对这一特点和教材内容,以和同学实际,本课时的目标分别为:

1、通过实物、多媒体的运用,使同学理解“周长”的概念、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培养同学动脑、动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和应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境,培养同学刻苦钻研,努力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贯穿全局、带动全局的核心内容,它是由各局部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周长的概念以和周长的计算是同学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学习的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我给这个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两个——理解周长的概念与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两个教学重点我是这样来突出的:

1、理解周长的概念

这个重点我是分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导入

上堂课我们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谁能说说“周”是什么意思?“长”是什么意思?

第二步:理解认识周长这个概念

出示一些图形让同学说出哪局部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然后再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让同学说说周长。如书本的平面、黑板的平面、篮球场的平面等。

第三步:总结归纳

小同学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笼统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通过这样的教学中,同学在感性上认识了周长,这时要将感性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讨论、总结、概括什么叫周长?最后得出围在每个图形边长的和,叫做这些图形的周长。这个教学过程是同学全面、自然的、主动的学习的一个过程,而不是老师把知识强加给同学的过程,教师只起到了点拔的作用。

2、周长的计算这个重点分两步进行

(1)创设情境,探索求知

出示例题,谁能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请你想几种方法来计算周长?讨论估计有三种情况:

①用绳子量;

②用长方形滚动;

③各条边相加。

这是一次训练同学创新思维的练习。在没有得出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之前,在目前同学的思维状态下,通过同学自身考虑得出的方法,无疑都是一种好方法。我们可以发现各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用绳子量不方便,存在误差;用长方形滚动小实物可以,大实物、画在黑板上或是固定的图形就不行;最好的方法是通过量各条边的长度,把各条边相加。但是量几条边呢?通过讨论,同学认为只要量长和宽就行。联系以前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同学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在教学中也使旧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迁移。然后要求同学列出求这个长方形周长的算式,并要求说出你这样做的依据。

通过同学的主动参与,大至会有以下几种做法:

①4+3+4+3也就是“长+宽+长+宽”其实这就是用绳子量和长方形滚动得出的方法。

②4×2+3×2也就是“长×2+宽×2”这是利用长方形对边相等的性质来做的。

③(4+3)×2也就是“(长+宽)×2”长和宽折起来,长方形周长就是长边与宽边和的2倍。

2、讨论总结、归纳方法

再次讨论,说说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通过师生的一起讨论,得出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是“(长+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