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作文800字(有点评)示例

文学论 人气:2.25K

导语;“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感觉的“老腔”,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与寄托。下面是高考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作文800字(有点评),欢迎参考。

高考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作文800字(有点评)

  篇一:“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北京一考生

猴年的春晚,我听到一声之前从没有听过的曲子“老腔”——那黄土地黑皮肤锣鼓喧天吼声震颤八百里山川河岳的歌!

我愿意把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归结为一个词——接地气!

“老腔”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它不适合浅斟吟唱。很简单,在大西北粗砺的风沙中,阳春白雪扎不下根来,浅斟吟唱传不到远处,它吼出的是底层草根心里的呐喊,它体现的是生民发展的原生态艰难岁月。

“老腔”牵系着那么多,承载着那么多——俗称之为民俗,雅称之为文化!它有令人震撼的力量,因为它的真实,它的本色,它的温情,也因为它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的执着——它荣,他们荣;它辱,他们辱;它兴,他们兴;它衰,他们衰!

陈道明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上发飙,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却被几位评委贬低得一无是处。陈道明怒斥:你们对传统文化毫无理解,居然就直接否定了这个节目。你们可能读过不少书,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却知之甚少、理解不了……

震撼,真的不在于文化程度有多高,无所谓见识有多广,而在于能不能放弃那种矫揉造作的势态,以赤子之心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的冲动与虔诚。老腔、秦腔、花鼓的传承者们,骨子里就是一种这样动人的虔诚。只是我们误解了这种虔诚,甚至蔑视地称它为“愚昧”。

于是我们看到令人落泪的一幕——

义务宣发方负责人方励现身某直播平台用下跪、磕头的极端方式,恳求全国院线经理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百鸟朝凤》仅仅是吹唢呐吗?错,它坚守的是在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中,可贵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定力;它表达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以及对现实中普通人的细致关怀……

中华大地,沉默无言,山重水复,莽莽苍苍,它的激情,只为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的人而奔泻,而我们的文化便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吞吐千年,涵纳古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期待如“老腔”般的传统艺术能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老腔变红腔!

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佳作。本文以立论深刻、流畅自然、层层深入而被阅卷组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

1.文思泉涌,立意高卓。作者的思维与情感应问而笔尖舞动,直击要害,一针见血地指出,“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在于“接地气”。深刻地揭示出老腔粗犷个性的根源在于大西北这一片粗犷的热土。

2.底蕴深厚,自成一格。作者的笔触并不停滞于对老腔的感悟,而是把老腔扩展到“秦腔、花鼓”等传统的接地气的艺术唱腔形式;作者又对以“老腔”为代表的中华民间传统艺术演唱形式所遭遇的逼仄与尴尬处境给予揭示与评价,体现作者对老腔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忧思和赞美。

3.层层深入,引人思考。全文层层深入,思绪纵横,开阖自如,力透纸背,激情磅礴,在感人肺腑的同时,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篇二:“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华阴老腔,在几年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曲目。然而,这样一个小众甚至是默默无闻的老腔,却让陈忠实先生情难自禁,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不禁很好奇,“老腔”究竟何以令人震撼?

也许是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直击人心的嘶吼,也许是那一段段百转千回、悠扬婉转的曲调,也许是台上台下演员的倾力演唱、人们的激情感染,或者,是藕断丝连的缕缕乡愁,是深结于心的归属与认同。前三者自不消说,确实打动了很多人,却难以让人有更深层次的、发自心灵的震颤和共鸣——这种共鸣,是需要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陈忠实生于关中,长于关中,他了解并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着它;而在老腔中,在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表演中,他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故乡的面目,听到了自己引以为豪的土地的神灵之歌。

这才是老腔之所以让人震撼的原因。这种深刻而广阔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让我们在与西方文明接轨、渐渐西洋化、渐渐遗忘了民间小调的时候,可以被一曲乡音震得泪流满面。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又可悲的事情。喜的是,像老腔一样的民间文化依旧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悲的是,像老腔一样的民间文化居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难能方为可贵,都是越不容易得到,才越发觉得珍贵,觉得眼前一亮。本应深植于日常生活的风土民俗,什么时候竟到了能涤荡神魂的地步?

现在的人们,是不是已经走得太远,以致于看不见回家的路了呢?

两年前,坐在课桌前的考生们面对着“北京老规矩”的茫然无措依旧历历在目。家家户户四合院、七折八拐胡同湾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似乎连带着那些陈旧又充满温情的习惯也跟着一同去了。听得别人提起,才会恍然大悟,惊喜非常:就应该是这样的啊!老腔是如此,老规矩是如此,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国粹京剧,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有过完完整整听一出戏的经历。这片土地记忆的格调,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更改;这片土地文化的精粹,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掩埋。偶然听到、看到、感受到,所带来的震撼终究是短暂的,短暂之后又是长久的遗忘;而我们需要的,从来都不是遗忘。

在追逐更加多样的未来的时候,有时也需要停下来,多看看来时的路。即使登上顶峰,一个没有自己独有回忆的人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即使快速发展,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国家也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领略到和老腔类似的民间艺术时,不会再如此“肤浅”地被震撼。

点评

思辨性强,语言清新。开篇由材料导入,引出“‘老腔’究竟何以令人震撼?”的疑问,声音、曲调、激情、乡愁四者一一呈现,“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成为认知的核心点。悲喜交织的思辨意识浸透其间,考生由“北京老规矩” 升华出“老腔是如此”的情怀,国粹京剧的形态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消失,象征着老腔震撼的写作思维在思辨的文字里自然流淌,语言清新,是一篇考场佳作。

  篇三:“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感觉的“老腔”,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与寄托。

在我看来,“老腔”象征与寄托的是人们的乡愁。所谓“乡愁”,是人们对故乡的依恋与牵挂。从古至今,乡愁都是每一个人绕不过去的坎。

盛唐之时,浪漫主义诗人李甶挥毫写下“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不就让人们见识了“折柳曲”在游子内心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了吗?如今的“老腔”想必也会让每一个熟悉它的'人闻之而动容吧。

上世纪七十年代,二十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 诗一首:“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诵的《乡愁》。恐怕没有人能统计出,这首《乡愁》曾拨动过多少人思乡的心弦了。如今的“老腔”,想必也是拨动了观赏者的心弦,才有了“撼人胸腑”的艺术魅力吧。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先是有南京的“梧桐保卫战”,留住南京的乡愁;后有陕西为方言建档,用声音留住乡愁……层出不穷的关于“留住乡愁”的报道,让人们懂得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一本厚厚的家书。一砖一瓦、一草 一木、一个传说、一段历史都记录着文化,承载着乡愁。乡土记忆在历史的洪流中越积越厚,浓浓的乡愁也变得立体而鲜明。老腔作为地方戏曲,唱腔昂扬豪壮,唱词以方言为基础,更接近原始和传统,它诱发的乡愁,想必无人能够抵御得了。

时代变迁,推陈出新,老腔却依然富含魅力,它就像崔颢笔下的黄鹤楼那般让人心生点点愁绪:“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但是,它们都用自己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溅出美丽的浪花。

点评:

此文作者提出新见:“老腔”令人震撼的原因是其“留住了乡愁”。提出这个中心论点以后, 作者就将笔墨伸向了历史,伸向了我国的传统文学、文化,去浸泡、挖掘,联络绵延不绝的、厚重缱绻的乡愁。文中大量诗词名句的引用、化用,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文学底蕴,展现了民族文化蕴含“乡愁”而让人们难以割舍的一面,真可谓“底蕴深厚而又情意綿绵也”。文章发乎内心,情真意切,不失为一篇抒写“精神灵性”的考场佳作。